仵皓雨,西安高新一中2018屆畢業(yè)生;高中階段獲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創(chuàng)新作文大賽特等獎?,F(xiàn)就讀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。
關于唐延路23號
2015年,我邁入唐延路23號——西安高新一中的校門。三年后的夏天,我告別唐延路23號,回首來路,不乏磕絆,不乏蹭蹬,卻依舊可以說出:“這是美好的一程。”
和操場邊的灌木叢一起應時而變的,還有不斷長大的我。步入高中,壓力仿佛被常態(tài)化,漸漸學著與之共存并在其中努力掌控自己的心態(tài)和節(jié)奏,這不僅是我三年來從未間斷的功課,也是這其間我最大的收獲。能夠在高新一中經(jīng)歷這些改變,亦是一種幸運——當我對各個學科產(chǎn)生更深層面的探求欲時,能夠體驗豐富的課程設置、有選擇地參與學科競賽;當十六七歲的年紀對未來有著數(shù)不清的困惑時,身邊不但有愿意一遍遍開導、點播我的恩師,還有能陪著我在走廊里談天說地的朋友;當冬三月里被高考復習的任務所壓,一場拔河比賽點燃了整個班級的斗志;當年輕的目光逐漸聚焦社會乃至觸及世界時,我開始明白那句“為時創(chuàng)新 人盡其才”。記得高二、高三參加模擬政協(xié),在那之前我不知道何為慢行交通系統(tǒng),參政議政也仿佛離高中生的生活太過遙遠;但經(jīng)歷了暑假實地調(diào)研、采訪問詢被拒、查資料寫提案,到遞交全國“兩會”,再到看到上學的路上慢行道建成,我更加相信知識是一種力量,敢于承擔的勇氣亦然。
直到今天,想起唐延路23號,腦海中總會浮現(xiàn)一些具象化的場景或事物。是每天放學后在操場上跑步時的看到的落日,是課上關于后現(xiàn)代主義思潮的激烈探討,是成人禮上獻給老師的花束,是晴朗日子里文科1班教室窗外望見的積雪未消的南山……感謝它們構成了我關于高中的回憶,更感恩在這里遇見的人、這三年去過的地方以及認真成長的自己。
最后,祝愿學弟學妹們在高新一中這所園子里收獲屬于自己的故事,讀有趣的書,做有趣的人。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