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通常會將老師比作蠟燭、園丁、燈塔、引路人。然而,我愈來愈覺得老師更應(yīng)該像一個主持人。因為,我們周圍的世界早已精彩得一塌糊涂,一張嘴,一支粉筆,一個講桌,一堂課,這種時代早已一去不復(fù)返了。學生能夠接觸知識,了解信息的渠道太多了。除了借助老師以外,還有圖書館、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電影電視。書報雜志……,不一而足,舉不勝舉。這樣,老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積,他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,而且在有一部分人看來,尤其糟糕的是,有些信息與知識,學生知道了,涉獵了,老師卻未必知道。
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,知識爆炸的時代,老師又怎能安于現(xiàn)狀,停止不前呢?故步自封,或是拒絕接受新理念,將會被淘汰,那么,怎樣才能與時俱進呢?
我覺得重在轉(zhuǎn)變觀念,轉(zhuǎn)換角色。
首先,要求平等意識,服務(wù)意識。不能總是擺出權(quán)威的架子,嚴肅的面孔訓人,要求學生必須如何如何;不能總是高高在上,頤指氣使,言必稱“給我做好”。注意用詞,言語中透露除一個人的心態(tài)與理念。學生為自己學習,老師只是為他們服務(wù),引導(dǎo)他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,為他加油,為他喝彩。有人不習慣于“服務(wù)”一詞,似乎一提老師為學生服務(wù)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。這種意識里,本身就沒有師生平等。骨子里就排斥與學生平等。天賦人權(quán),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并未普及到他的意識里。其實,這個社會本身就是“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”嘛。你為我服務(wù),我為他服務(wù),他又為你服務(wù)。服務(wù)是多么和諧而高尚的字眼,多么美好而偉大的舉動,為什么總有人不屑于此呢?可能還是骨子里不該有的傲氣在作怪。我們的政府不是現(xiàn)在在提倡建設(shè)服務(wù)型政府嗎?這是一脈相承的。將一個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變?yōu)槿巳似降鹊膮⑴c者,指引者,如此而已。
其次,重在轉(zhuǎn)換角色。變?yōu)閷W生學習的一個參與者,引導(dǎo)者。要用蘇格拉底的“助產(chǎn)術(shù)”將知識從學生腦子里引出來,而不是直接灌給他;要將他的靈感激發(fā)出來,而不是將他的靈感嚇回去。要把一節(jié)課設(shè)計好,而不是講好;設(shè)計重在學生的感受,重在設(shè)計能夠激發(fā)靈感、引起思辨的問題,而不是照本宣科,重復(fù)課本的話。最終將自己變成一個睿智的主持人??梢砸宰约呵擅畹囊龑?dǎo)引得所有人將自己最有價值的想法展示出來和大家分享,觀眾魏發(fā)言者喝彩,而不是為主持者喝彩,這就對了。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老師,應(yīng)該將精力放在怎樣激發(fā)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,想要表達自己的熱情,和敢于表達想法的勇氣。如果,一節(jié)課學生被激活了,那么這節(jié)課就成功了,“主持人”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。
在這學期的新課改中,我最為得意的嘗試是,將有爭議的問題引入課堂,老師只提供素材,擺事實,而由學生來講道理,辯真理。
例如,在講《太平天國》一節(jié)時,我引用了大量關(guān)于洪秀全個人以及太平天國本身的歷史資料,讓學生來評價“太平天國運動”。學生立即分成了正方、反方,個個侃侃而談,很有辯才,讓我大開眼界。再如,講到《甲午中日戰(zhàn)爭》一節(jié)時,必然會提到一個人物—李鴻章。我設(shè)計了一個問題是“李鴻章到底是賣國賊,還是憂國憂民的宰相?”學生們很感興趣,并且展開熱烈的討論,而且打破了我原有的思路。有一部分提出第三種看法:他既不是賣國賊,也不是憂國憂民的宰相。而且個個有史實有論點,有論據(jù),思維獨特,觀點鮮明,很有個性風采,但又避免偏激。一時間,我覺得自己面對的似乎不再是中學生了。那么睿智,那么才思敏捷,又那么理性,我由不得為他們喝彩。
喝彩聲中,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早已隱在臺下,臺上早已讓位于這些“明星”。也只有這個時候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學生在課堂上是活生生的,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感的,而不是平日的一潭死水,千人一面。他們以他們的發(fā)言、口才展示了自己的思想、個性,而且鍛煉了能力。學習也不再是被動的,痛苦的,沉悶的,死氣沉沉的。而是主動探索,積極合作,快樂展示。老師與學生也可以平等交流。不僅僅老師可以問學生,學生也可以向老師發(fā)問。所謂“互動”、“合作”,大概就是指這種情形吧。
之后,我一直在思索自己哪些課調(diào)動了學生積極性,而哪些課不大成功,學生沒有反應(yīng),又回到死氣沉沉的局面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要想使課堂活躍,切忌老師從頭說到尾,讓學生做個乖乖的聽眾,得讓他們表達。而且,你的問題得引起他們的興趣,又能啟發(fā)思維。這也就是說,你得會引,會導(dǎo),而且還不能多說,即使說,也要畫龍點睛。這不就是一個睿智的主持人嗎?
反思我自己這一學期所上的課,覺得思想還是不夠開放,牢籠還是沒有沖破,幾次靈感曇花一現(xiàn),很多因為考試壓力又回到“死講”的老路上。自覺慚愧。這篇感想即是自己的一點反思心得,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中引以為戒。做個出色的“主持人”。
2008年3月
支艷莉